8月29日上午,基础医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2024-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例会反馈会。院长杨保胜、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苗莹莹、副院长谢永生、王斌、各教研室主任、副主任及教务员参加会议,会议由学院教学副院长谢永生主持。
谢永生首先就学校教学例会内容进行了详细传达,并强调了本学期教学重点任务。他指出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,优秀教师评选流程将严格按照“个人申报—业绩量化评比—学院初审、公示—推荐学校”推进,确保公平公正。教学巡查工作将贯穿整个学期。巡查内容包括:教师是否按时到岗、授课内容是否与教学大纲一致、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有效;学生课堂出勤率、抬头率、互动参与度。各教学单位需每周提交巡查报告,学院将定期通报巡查结果,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并督促整改。并且通过实验教学竞赛搭建教师交流平台,推广先进教学经验,提升整体教学水平。为推动教学模式转型升级,新学期将重点实施“智慧课堂+研究性课程”建设与“AI伴学+AI伴教”应用探索两大创新行动。
围绕教学管理精细化,谢永生明确了“课程评价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、核心规划教材编纂”三项重点工作的时间节点与质量要求。课程评价工作分两阶段推进:第一阶段(9月4日—9月30日)完成材料准备。第二阶段完成U课评系统数据上传。另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也即将展开,需要对各专业相关课程进行研讨论证。
谢永生最后强调,专业认证是本学期“重中之重”的核心工作,需举全院之力推进。当前,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已进入“冲刺阶段”,需严格对照学校材料,做好准备工作。
杨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,教学巡查是保障教学质量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必须压实责任、常态推进。明确要求“各教研室主任和副主任为教学巡查第一责任人”,制定本教研室学期巡查计划,每周至少开展2次课堂巡查,形成“教师自律、教研室监管、院系专人巡查”的多元监控网络。省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需在11-12月完成结项验收,要求项目负责人提前梳理研究成果,确保通过率达100%。课程评价(U课评)系统上传工作需在10月23日前“高质量、零差错”完成,杨院长特别强调:评价数据必须真实有效,严禁弄虚作假。
会议最后,杨院长强调,新学期教学工作任务艰巨、意义重大,全体教职工要以“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”的精神状态,聚焦专业认证核心任务,狠抓教学质量提升,深化教学改革创新,推动学院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。(文/图 龚宪宇)
